首页

搜索 繁体
请收藏本站网址:www.mangbook.com

第一百七十七章 人间本来情难求(4 / 5)

家根本没有把这当回事,该做什么继续做,就连一书商都能让她不吝相助,更不用说他这知己了。

“是你朋友?”忽然那书生向李师师问起了自己,李师师点点头,略作了介绍,而后他也恍然的点了点头。

“幸会。”

自己也赶忙回了礼,“幸会。”却发现没有多余的话说了,好在对方似乎也有没有深谈的意思,说了几句地主之谊的话后就离开了。

“这苏郎君……倒是与常人不甚相同。”

他有些喃喃的望着苏进背影离开,旁边只是轻笑了下。

……

……

梨园大堂里,黑压压的一片人,却并没有在曲乐结束立即散去,一些入戏深的甚至围上去向梨园班主讨问结局,他们对于这“下回分解”是一点不买账,什么时候这唱戏的和说书的看齐了。

“这么几幕戏就完了?”

“才个开头,我说你这戏班子也太不地道了,你这是要憋死我们啊!”

这罗大班主树大招风,看着底下反响不错,还想着今后可以当做招牌戏来赚,只是不想他这“未完待续”却并不招人喜欢,最后也只得都推给苏进了。

“苏先生只给了小老儿这几个段子,大伙儿就是把我浸了猪笼也套不出结果来……”他见几个莽汉举起了拳头,吓得舌头都打结了,“不过、不过,听苏先生说,过俩天这戏就会全城公演,想必那时大伙儿就能看到结果了。”

他喘喘着气,他和一品斋是签了契的,就是打死他也不能说出去苏进要放长线的事实。围观的见实在撬不出东西来,也只得憋着气儿回了。

稍远处,正退席的蔡京父子望见,摇头而笑,虽说苏进今日所出的戏曲确实有些意思,但民间这般的反应还是出乎了他们意料。

“这苏仲耕,主意倒是真不少。”

蔡攸在这方面确实对苏进另眼相看,尤其是在了解了他报纸的全盘计划后,就更是对他心服口服。这不过弱冠年纪就有此等心术,也亏得他志不在政,不然当真是一大隐患。

他和蔡京两人在退席的人流中极不显眼,就连个像样的家奴都没带,可还是被正走下楼梯的蔡绦看到了,哪怕只是背影,他也能准确的认出父兄来,看着他们说话、老者点头颔首的模样,不禁微微皱了眉,由于神色细微。所以身边的友人并未留意,只是光顾着分享他的惊讶。

“这回可真是让谢某大开眼界。没想到这市井俚曲竟也能这般洒脱,若不是今日蔡兄相邀,谢某怕是要抱憾终身了……”他一直消沉的情绪在此刻都有些顺畅起来,与蔡绦边走边说。

“同样都是俚曲,那苏仲耕的闺怨软调可是相形见绌了,蔡兄这么推崇。如今相较而言可就不怎么突出了……”

他难得笑侃一下好友欣赏的人物,或许觉得这样也算是某种方面的胜利,而后才平静下来,“汴京出了此等人物,着实是让人振奋,我等欲匡社稷,就该有此决心。所以……我想着改日将我等志同道合之辈联合起来,召一文会。上书直陈弊病,拨乱为正,对了,这制谱大家也定要邀上……‘少年壮志不言愁’,此等豪情方是我辈中人。”

呃……

蔡绦的脚步不禁停了下来,等被落下了两个身位后,前头才反应过来,回过头看他。

“蔡兄你是……”

忘了跟他说了。这下可真是……

……

……

这份尴尬在梨园外的李格非、陈师道几人身上亦是雷同。

与常人而言,这阙俚曲乃无可争议的离经叛道,但他们这几个真正的鸿儒却不会这么认为。自古以来,凡名诗词句皆天然而成。像“衣带渐宽”、像“大江东去”,此些名词佳句皆是诵读无有晦涩,但意蕴却深刻绵长,即是大道至简。这阙俚词单拿出来或许没有这般高度,但在融合了曲意和戏意后,却能灿出令人心悸的豁达情怀,就是陈师道这“不着渠家衣”的老头也不得不叹服。

“本以为苏师之后再无豪词,不想还是我等眼浅。”他说到后面,也只能连道着“妙”、“妙”了。

晁补之也是抚掌而笑,“苏师若是得闻此曲,怕是重疾之身亦要北赴也~~~”

他们俩边走边说,李格非则是在低头沉吟,回忆着词阙的韵脚启承,不过到了后头却恍然般的摇头而笑起来。

他们几个老儒从出来就一直说,说到马车前了还不消停,王氏看的好笑,不过也理解,文人偶得一两残句都能彻夜辗转,更别说碰上了这么阙另类的词曲了。就是她也新奇,这阙词曲质朴简单,却处处显着四海通行的道理,所谓大道至简也无外乎如此了。

微然笑了笑。

人间本来情难求,呵……

嗯?思虑飘忽间,攸的看到苏进驾着马车从她面前过,还朝她这边笑了下,她马上就明白过来,回头看身后的闺女,同样也是很平静的回了对方一个笑容。

顿时就让她眉头大蹙起来,不过更糟糕的还在后头。晁补之让家奴去戏班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