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请收藏本站网址:www.mangbook.com

第一百七十二章 岁晓迟暮(3 / 4)

屋檐上的日头才刚偏入艳阳,照理说正是一日最暖之时,但此时的郭氏却感到腕上的手镯正透着森森的玉寒,她不禁抚上镯子。

……

……

与此同时,慈宁宫里的那些妃嫔们也是被寒气逼得磨砂起手镯来,她们凑一块。挤一起,胆大的还能细碎上两句,但大多是不敢在这节骨眼上说话。

眼前,皇室子弟的子弟不断进出问候,还有向氏族人。谁都不敢保证这向太后能挨到什么时候,所以这些族人急急忙忙过来的意思也是很明显的。

“姨婆,姨婆,暄儿给你讲故事呀~~”、“咱们今天讲木偶人的故事。”

向暄拖了张小凳坐向太后榻前,把怀里的小书翻出来读,在徽宗示意下,旁边的侍婢女官都没有阻止,而他后头的娘亲甄氏却已是哽咽难言了,捂着嘴,眼眶红的直被身边的王皇后扶住劝慰。榻前还站着向鞅、向班以及其妻秦氏,此时无一不是面色沉重,而过来探望的宗回、宗良两兄弟就更是唏嘘感慨了,向徽宗问了几句太后忽然昏症的来由,就这时,嫔妃堆里郑氏小声插进话道。

“娘娘今日忽然染疾,皆是那矾楼妖女的曲声所致,还请官家念在娘娘往日恩情上,严惩此等妖女。”

徽宗皱了皱眉头,“曲子?”此时这宫里的皇亲贵族也都是将纳罕的眼神望过去。堂堂一国之妃居然说出此等滑稽话来,也真不知该如何去说。

那郑氏连连点头,“就是昨晚那苏仲耕所制于李家女郎的新曲,娘娘新奇,便是让其用洞箫吹了,不想曲终之时,娘娘就忽感不适……”她也是拿手绢抹眼泪,抽抽噎噎的。

这倒是有些意思了。

这慈宁宫里的皇亲显贵顿时把目光都聚集到后头抱萧的女伶身上,那鹂黄窄衫的女子在此时显得极为羸弱,尤其是当这么多目光望过来时,那卑微的身份简直比地上的蝼蚁还要渺小。

徽宗也是才发现李师师,见其面如缟素,自是以为被郑氏的话吓惨了,他沉了一步,转身就丢了句。

“吹来听听。”语气很冷。

李师师昨晚被胃疾倒腾了一宿,如今一早又被传进宫与这些娘娘说道昨晚的事,临末了又要她唱曲,她推言腹胃虚弱难以开嗓,所以这些娘娘倒是恩典她用洞箫代替。

呵。

她苍白着脸,抿了抿嘴。

“曲子,怕污了圣聪。”

“无事,吹吧。”

郑氏暗暗偷笑,她也是从徽宗身边的小黄门那儿得知徽宗对这狐媚子极有兴趣,这当然让她不舒服了,眼下是那狐媚子自己运道差,也怪不得她。

旁边的王皇后见此,低弱的叹上一口气,而与此同时,那低弱的箫声也顶着重压而起,缓缓的、像掌中流泄下来的泥沙一般。

或许正是因为她眼下体弱,所以音域间那平缓静谧的柔情才更是动人。没有那流俗平白的唱词,这感觉就大不一样了,尤其是在眼下哀愁遍布的慈宁宫里,也许,是另外一种感觉。

徽宗并没有为难李师师的意思,他确实只是单纯的要听听这曲子,听听这向氏临去听过的曲子。他打小就没了生母,所以一直是向氏代为照顾,可能正是因为不是亲子的缘故,所以向氏对他比其余皇子都要溺爱,这也是造成他年少顽劣的一个原因,等到大了,也是这位母亲一手将他扶上帝位,为他去除前路荆棘,一生劳碌、一生辛慈,可临了末了,却连个一个好好作别的机会都没给他留下。

缓缓,低沉,重复的简单韵调下,勾起了多少令人迷惘的回忆。

他眼角的余光凝留在榻上向氏的脸上,那已经闭上、没有一丝褶皱的脸,昏黄的阳光从横披木棂间打进来,流映在向氏那平静的脸上,他知道,这是安详。或许此时此刻已经感触到了这位母亲当时的心情了。

他仰起头看窗外的日暮,耳边的曲声让眼睛更为泛酸,他一口深吸,蠕动着的喉咙半天才落下一句,一句漫长的沙哑。

“娘娘累了……”

随即洒袖转身,只留给这座寝宫一道渐行渐远的背影。

“陛下!”

“陛下!”

从官内侍们赶紧跟出去。旁边的皇亲国戚都不解其意,只有与他夫妻多年的王皇后黯下眉头,望着愈见模糊的背影念了声……夫君。

耳边的曲声却依旧萦回在宫内,甚至是传出去很远,搭载着落日的余晖,迟暮的晚霞。红红的酸了一片人的心。

深深的一段情,教我思念到如今……

……

李府后院的花圃里,低头拿着短锄翻泥的胭脂在那哼哼这曲,旁边几个丫鬟尽是掩嘴笑她不害臊,结果却被她一股脑儿嘘出了花圃。“去去去,一群黄毛丫头懂的什么!”

凉亭里的少女抬眼笑了下,而后又是将视线放回了手里的石头记上,她对这书倒也不是极有兴趣,只是当做闲余的打发,就这时,一碟花糕忽然放在了面前,碟足与石桌面的磕碰声正好让她从书中抽离出来。

“姨娘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